Game Over意味着“结束”还是“失败”?从辞典里追寻含义的变迁(2)
导语:从各个出版社的回信来看,似乎一部分日语的辞典把“Game Over”依旧认定为日式英语。然而《大辞泉》却借由这次询问的机会,表示今后将会把“Game Over”词条中的“日式英语”标记删除掉。(《数字大辞泉》在2019年
从各个出版社的回信来看,似乎一部分日语的辞典把“Game Over”依旧认定为日式英语。然而《大辞泉》却借由这次询问的机会,表示今后将会把“Game Over”词条中的“日式英语”标记删除掉。(《数字大辞泉》在2019年末就已经修改过了)

其实在1995年的《大辞泉》的初版里并没有收录“Game Over”这一词条,现在的关于“Game Over”的释义,则是来自于同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阅读例文 片假名语的辞典》中所新增设的“Game Over”的释义。
我直接查阅了这本书,确实与《大辞泉》第二版的释义内容一致:“比赛结束。又或、电脑游戏等的结束。”
词条里也同样将“Game Over”当作日式英语。但仅凭这30年前的一本《阅读例文 片假名语的辞典》,也确实没办法找出把“Game Over”当作日式英语的原因。
不过,这本书中对于“Game Over”说明书的“电脑游戏等的结束”这一句,却是颇有深意。
笔者推测,这可能是来自于1979年前半年“太空侵略者热潮”的爆发,以及1980年代中期之后FC主机影响扩大所导致。
日本的媒体在对这些热潮的报道中,能够接触到“Game Over”一词的机会也就急速地增加,进而也就把这次与主机游戏紧密关联起来了。
而出版了《日式英语事典》的丸善出版社,还附上了由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所出版的《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中,对“Game Over”一词的释义:
在绝望的状况下,或者认为无法逆转局势的时候使用。[可能是出自电脑游戏在结束的时候所使用的词语](笔者译于第三版)
虽然笔者不知道英国与美国之间的游戏文化有何种不同,但是作为现代主机游戏发展分支的一环,对于弹球机和投币式游戏机的认知可能同日本一样,不知道的人还是占极少数的吧。
除此之外,在日本也因为热潮的兴起,一些奇妙的省略语、自造词和片假名词汇也变得容易在玩家之间互相传播。
任天堂的Family Computer在此期间就被简称为“ファミコン”(Famicom),而“ソフト”(Soft,Software的简写)和“キャラ”(Chara,Character的缩写)也同样是日式英语的代表词汇。
- Facebook收购Sanzaru Games,曾开发多款VR游戏2020年02月28日
- 唤醒玩家的少女心——浅谈Galgame与萌系文化的点点滴滴2020年02月28日
- AirPods的保护套看起来像是Game Boy2020年02月25日
- 独特气质CottonGame创始人小棉花:如何克服欲望和创作的平衡点?2020年02月25日
- 一款Galgame是如何诞生的?商业化Galgame的制作流程和注意事项2020年02月24日
- 腾讯WeGame游戏平台55款单机游戏免费试玩2020年02月24日
健康游戏忠告 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 提示:本站为防止低俗内容出现,用户发表的评论及上传游戏需本站审核后才能显示出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