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老师用双脚走出最准标尺 企业里五年如一日义务授课 工地上日行六万步成为常态
导语:黄仕超讲解无人机航测 黄仕超给鸿规勘测员工上培训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 通讯员 程晓璐 摄影:通讯员 谈宇锋 又是6万步——黄仕超不出意料又登顶了朋友圈运动排行榜。学生们知道,他又去工地了;同事们也不会奇怪——5年来,每逢寒暑假、周末,
导语:黄仕超讲解无人机航测 黄仕超给鸿规勘测员工上培训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 通讯员 程晓璐 摄影:通讯员 谈宇锋 又是6万步——黄仕超不出意料又登顶了朋友圈运动排行榜。学生们知道,他又去工地了;同事们也不会奇怪——5年来,每逢寒暑假、周末,
黄仕超讲解无人机航测
黄仕超给鸿规勘测员工上培训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 通讯员 程晓璐 摄影:通讯员 谈宇锋
又是6万步——黄仕超不出意料又登顶了朋友圈运动排行榜。学生们知道,他又去工地了;同事们也不会奇怪——5年来,每逢寒暑假、周末,甚至无课时,他都驻扎企业生产一线,帮企业解决难题、培养测量技术人才,曾创下日行8万步的纪录。
黝黑的脸上架着黑框眼镜,方正的平头上夹杂着些许白发,脚上的球鞋还黏着泥土……在工地上碰到32岁的黄仕超,你也许想不到他是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一名“工程测量”专任教师。
一再拖堂的企业课堂
3月15日,在武汉经开区的武汉鸿规勘测设计有限公司,会议室挤满了20名年轻员工。他们都是自发来听黄仕超讲课的。
当天黄仕超培训的主题是基坑监测方法与技术手段。“这是发生在广东的一次基坑坍塌事故,我们看看有什么教训值得总结。”黄仕超结合大量真实案例,讲解了基坑的监测技术指标、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的监测方法、深层水平位移的监测手段等内容。
讲了90分钟后,黄仕超照例让大家提问。“基坑监测方面有什么新技术值得推广?”“测斜管道容易变形怎么办?”“地铁隧道监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一个又一个问题,让黄仕超不得不拖堂40分钟。
走出会议室,鸿规勘测工程监测部主管黄小安又拉住了黄仕超,“这是我们花200万元新购的无人机和激光雷达移动监测系统,可员工们还用不好,您帮忙讲讲吧。”几名员工围了上来,边听黄仕超讲解边在本子上记录。
“我们大多是学的这个专业,但黄老师和学校老师不一样,每项理论知识都是结合真实案例来讲,都是我们工作中遇到过的困惑,易懂还特别实用。”黄小安说。
鸿规勘测董事长柳茂全介绍,黄仕超每隔一两个月就会来公司帮助培训员工,“干我们这一行,一是比设备,二是比技术。设备问题有资金投入就能解决,而技术问题是员工素质决定的,可不容易。黄老师帮我们解决了发展路上最大的难题。”
一双脚跑出来的黄师傅
“黄老师不仅是我们的义务培训师,还是编外技术骨干。”柳茂全说,黄仕超帮助鸿规勘测多年,其中一半时间是在项目工地上,指导员工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有一年该公司参与的一个工业园项目,出现了基坑小规模垮塌险情,建设方请来多方会商。黄仕超接到柳茂全的电话,立马赶到了现场。经过一个星期的实地勘察、数据分析,他提出了加固建议,保障了工程安全顺利实施。
“我们公司实力不错,但规模不算很大,一旦发生工程事故,可能会影响公司存亡。所以黄老师的帮助尤为重要,有他在我就很放心。”柳茂全说,黄老师严谨、专业、认真负责,在工地上一点架子都没有,就像是个带头干活的老师傅。
“特别能吃苦,特别细心。”黄仕超这一特点,广州博瑞武汉分公司的负责人也深有感触。该公司和黄仕超合作多年,在地籍信息采集、“房地一体”确权登记等项目中,都少不了黄仕超的专业指导和亲身参与。
2018年暑假,黄仕超带着博瑞公司勘察小组,到咸宁开展野外调查。他主要负责现场图斑确认的技术指导,连续户外工作了10多天。
说是技术指导,可黄仕超要到重点地段实地确认,还要联络搜集几个小组的数据,每天都在奔忙之中。“最难的是原始地貌采集,不少地方是不通路的,只能在荆棘密布的灌木丛里穿行,有时还会遇到蛇。”黄仕超说,越是困难的地方他越要去,一是保障数据的准确性,二是在碰到难题时能更好地指导员工。
当时正值酷暑,黄仕超回到学校时黑得连同事都认不出了,身上还有很多蚊虫叮咬的疤痕。
日行八万步的实践之路
黄仕超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是从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校办企业、湖北新广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开始的。
早期的新广厦技术滞后,测量任务只能整体外包,对一家小型企业而言,是发展过程中一道亟需解决的难题。黄仕超主动帮助该公司引进最新技术,用航测、GPS卫星定位等高精技术实现精准测量。他还帮该公司组建了测量班底,对员工进行一对一技术培训。
在黄仕超的帮助下,新广厦业务量逐渐上升,黄仕超带新人的工作量更大了,而他的方法就是和“徒弟”一起去工地手把手教。“那段时间,看他一天的步数常常是七八万,真是很拼啊。”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刘怿凡说。
2020年8月,由湖北峻江绿色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大型产学研用基地在利川市南坪乡开工。黄仕超扛起测量仪,抱上测量杆,一头扎进了现场。由于项目地属武陵山脉,地形地貌十分复杂,对边界测量造成较大困难。
在1000多米的高海拔地,黄仕超又开始了日行八万步的工作。他带着测量团队看图纸、定经纬、架仪器、放线、找点、校核,测量了近600个定位点,出色完成了任务。“搞测量必须精益求精,差一点就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我身上的责任很重,偷不得一点懒。”黄仕超说。
双师型教师的实用课
让人想不到的是,被视为老师傅的黄仕超,其实是半路出家做工程测量。
刘怿凡介绍,黄仕超是2016年毕业于三峡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他读研期间就和导师在海南一个工程项目负责测量工作,于是学院决定让他承担《工程测量》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学工作。工程测量是土木工程和建工技术的核心主干课,当时却是学院的薄弱环节,把它交给黄仕超负责,刘怿凡心里没底,黄仕超更是如此。于是,黄仕超当年暑假就回炉工地学习,积累教学素材、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
“黄老师总说去企业是为学习,并非自谦。一般年轻老师,确实需要向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员工学习。”刘怿凡说,黄老师一边虚心在企业取经,一边利用课余时间研究理论,学习前沿技术,两三年便从“学生”变为了老师,给企业带去实质性帮助。
2017年,第一届“湖北工匠”技能大赛——湖北省高等院校土建类专业工程测量职业技能竞赛,黄仕超只拿到三等奖。2019年,他已是第二届大赛的主裁,专业水平成长飞快。
企业锻炼带来的好处,也体现在黄仕超的教学中。用测绘仪器在地面画出自创的卡通形象、给校园地标设计卡通形象、自制简易测绘工具……原本枯燥的工程测量,被黄仕超讲成了新颖、有趣的爆款课,学生选修率达80%。他还在专业实践课中开展“项目驱动式”教学,大量引进企业实战案例,帮助学生多次获得高校测量技能竞赛大奖。
2018年,在企业积累了一身真本事的黄仕超,在学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同年,他还获得学校“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如今,黄仕超手把手带过的200多名企业徒弟,活跃在湖北省的房建、道路、桥梁、隧道、市政工程等领域,不少人都是技术骨干,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他在学校带的毕业生,也有30多人被合作企业优先录用。
2020年11月,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与广州博瑞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组建“北斗测量联合实验室”,黄仕超任技术负责人。作为一名典型的“双师型”教师,黄仕超又开始了助力产业升级、培养实用人才、探索科研成果转化的新征程。
- 李老师扯“野棉花”拉近师生情2021年01月10日
- 五旬老师一手漂亮板书就像把书卷印在黑板上 他写的班级日志被学校收藏成为校史2020年12月22日
- 体育老师“转行”教物理成标杆 实验课上徒手抡板凳 题海中总结出独家秘笈2020年12月02日
- 让植物在课堂“活”起来 “荆楚好老师”栗茂腾——2020年11月09日
- 90后女老师上网课间隙“抽空”结婚 “就算坐在婚车上,我也会把你们的作业批改完”2020年11月09日
- 武汉这位特教老师用舞蹈改变他们的人生 让聋哑学生站上世界舞台为国争光2020年11月09日
健康游戏忠告 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 提示:本站为防止低俗内容出现,用户发表的评论及上传游戏需本站审核后才能显示出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