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游戏频道 > 网络游戏 > 人物专访 > 正文返回列表页

前辈兼同事追忆岩田聪和他的处女作游戏

编辑:瑞安网 来源:pcgames 发表时间:2015-10-13 17:48 人气 | 查看所有评论

导语:岩田聪,最为人所知的身份是任天堂的社长。在E3和直面会上的他意气风发,谈吐幽默而自信,深受玩家尊敬。然而许多玩家并不熟悉他早年作为天才程序员的生涯——那是另一段传奇的故事。

岩田聪,最为人所知的身份是任天堂的社长。在E3和直面会上的他意气风发,谈吐幽默而自信,深受玩家尊敬。然而许多玩家并不熟悉他早年作为天才程序员的生涯——那是另一段传奇的故事。

前辈兼同事追忆岩田聪和他的处女作游戏

在2000年以前,岩田聪并不是任天堂的正式职工,而是关联社HAL工作室的成员和后来的社长。尽管名义上他在2000年才加入任天堂,但他与任天堂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983年。那年正是任天堂一步登天的一年,凭借Famicom(即FC,红白机)风起云涌的成功,岩田聪作为程序员万分忙碌。

本文就是gamasutra对岩田聪最早的同事兼前辈——寺仓康晴的采访,回顾了岩田聪在最开始的岁月中的点点滴滴,包括他制作的第一款游戏。

沉迷Commodore游戏机的高材生

“我认识岩田聪30年了。”寺仓康晴说:“在我早年还开发Commodore电脑(80年代的一种可以玩游戏的电脑)的时候,我的工作室里聚集了许多年轻的学生来帮我收集资料。那时候岩田聪是过来帮忙的,当时他大概只是大一或者大二的新生。”后来,寺仓和岩田聪成为在HAL工作室的同事。再后来,寺仓主持成立了HAL的北美分公司并成为那里的社长,负责把HAL的作品推广到北美市场。而他们二人第一次相遇时,岩田聪还只是一个渴求知识、喜欢电脑的学生小弟。

前辈兼同事追忆岩田聪和他的处女作游戏

(一台典型的Commodore电脑兼游戏机)

当时,寺仓负责Commodore计算机的最新品牌Vic-20的研发。还是实习生的岩田聪经常来东京的Commodore研发办公室来给寺仓帮忙。寺仓从众多实习生中很快记住了岩田聪,因为他非常有求知欲,而且“很好用”,成为了寺仓的得力助手。在1979年、1980年左右,岩田聪每天放学都要去寺仓的工作室里帮忙。

“像什么测试程序啦、整理书籍和软盘啦,甚至包括打扫和订餐什么的。”他非常“好用”,所以他也能经常掌握一些最新产品的资讯以及尚未公开的资料,这让他非常兴奋。

前辈兼同事追忆岩田聪和他的处女作游戏

(岩田聪和寺仓康晴的合影,摄于2002年11月)

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形容当时的岩田聪的话,寺仓康晴说:“岩田聪是一个典型的‘宅’,当然,那时候还没有这个词。我可以说,当时这群青年人简直就是Commodore的脑残粉。”

红白机的CPU专家

岩田聪在1978年18岁的时候考取了东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大二的时候,他在HAL工作室做兼职,并在1980年正式加入其中。“岩田聪是软件工程师,但他也对硬件的研发有着很高的求知欲。在当时,我教给了他一些硬件研发的知识。”寺仓回忆道。

任天堂是在1981年开始致力于研究属于自己的游戏主机的。时任任天堂R&D2工作室负责人上村雅之在致力于做一款能够在家用电视上玩游戏的娱乐系统。这距离Game & Watch(任天堂的第一款掌机,曾风靡一时)的发售已经过了一年,距离任天堂的成名作《大金刚(街机版)》的发售也过了4个月。

前辈兼同事追忆岩田聪和他的处女作游戏

(红色框内为NES机板上的6502处理器)

上村和半导体制造商“理光”(Ricoh)取得了联系,希望让他们来提供FC的CPU。理光的工程师推荐了6502.7。这是一种名叫6502的CPU的改良版。(译注:这种CPU至今仍在许多国产电子词典里广泛使用)

岩田聪在大学里用的个人电脑是Commodore PET,其CPU就是6502。“他对这个处理器太熟了,程序语言得心应手。”寺仓回忆岩田聪第一次得知FC使用的CPU时的场景。在1982年大学毕业后,岩田聪就带着他丰富的6502处理器开发经验在HAL中就业了。

岩田聪的第一款任天堂游戏是什么?

1983年是任天堂FC的元年,而那年正是岩田聪在HAL入职的第二年。当他得知任天堂的家用机就要在日本发售时,他就开始不断寻求能在这台游戏主机上制作游戏的机会。这件事现在说起来有点奇怪,但事实上就是1983年HAL还是一家给Commodore制作游戏的公司,并且没人会预料到任天堂的FC今后是否会成功。

前辈兼同事追忆岩田聪和他的处女作游戏

(通常认为的岩田聪处女作)

第一款在FC上发售的由岩田聪制作的游戏是什么呢?许多玩家都觉得是1984年的街机游戏《气球大战》(Balloon Fight)以及其在1985年发售的FC版。这也是公认的岩田聪在任天堂中的处女作。

寺仓纠正对此进行了纠正,其实严格意义上并不是这样。真正在FC上成功发售的第一款岩田聪游戏,并没有挂上任天堂的商标,而是一款名叫《比武》(Joust)的游戏。

前辈兼同事追忆岩田聪和他的处女作游戏

(左:FC日版,右:NES美版)

岩田聪在接受《二手游戏》杂志(现已停刊)采访时说:“当时我就跑到任天堂去,请求能不能给我一个机会去做一个FC游戏。”两个月之后,《比武》就完成了。

前辈兼同事追忆岩田聪和他的处女作游戏

(《比武》FC版截图)

这款《比武》实际上玩起来和《气球大战》手感几乎一样,控制我方的大嘴鸟将敌方踩成蛋,然后蛋掉地上后可以把蛋踢碎,但如果不及时过去的话,蛋就会再孵出来一只——总之就是《气球大战》的玩法。

所以,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岩田聪第一款FC游戏。

那么,为什么人们都说《气球大战》是岩田聪的处女作呢?因为这款《比武》邻近发售却因故取消了FC版,反而挂名第三方游戏首发在了雅达利平台。尽管多年以后FC版还是发售了,但依然是以雅达利为商标,并没有算作任天堂的游戏。这里边发生了什么事呢?

任天堂在1983年和雅达利签署了一项关于授权雅达利在海外贩卖Famicom系统的协议,任天堂负责硬件、软件的开发,雅达利负责市场、销售等。此外,雅达利还向当时还是软件商的任天堂预定了四款游戏,作为合作项目出在任天堂主机上。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岩田聪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游戏开发。《比武》就是这四款合作游戏之一,成为了岩田聪为任天堂制作的第一款游戏。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个合作最终流产了。任天堂选择了自己成立海外分公司去做NES(FC在欧美的名称),雅达利也不再和任天堂合作,逐渐走向衰败。

这件事对任天堂和岩田聪的命运都有着微妙的影响,用岩田聪自己的话说,“这些事让《比武》没能成为任天堂的游戏,很遗憾。”

健康游戏忠告 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 提示:本站为防止低俗内容出现,用户发表的评论及上传游戏需本站审核后才能显示出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