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游戏频道 > 网页游戏 > 游戏资讯 > 正文返回列表页

叙事的变迁:从《街》到《428》(3)

编辑:瑞安网 来源:新浪游戏 发表时间:2020-02-08 23:55 人气 | 查看所有评论

导语:导语:然而与之相对的,POV也并不是一种任何人都能驾驭的写法。就拿《冰火》来说,在第一卷的前几章,马丁先后将自己代入成:天真的小男孩,为城主操心的妻子,不谙世事的没落皇族少女。然而这仅仅只是开始,到第五

导语:然而与之相对的,POV也并不是一种任何人都能驾驭的写法。就拿《冰火》来说,在第一卷的前几章,马丁先后将自己代入成:天真的小男孩,为城主操心的妻子,不谙世事的没落皇族少女。然而这仅仅只是开始,到第五卷为止

  然而与之相对的,POV也并不是一种任何人都能驾驭的写法。就拿《冰火》来说,在第一卷的前几章,马丁先后将自己代入成:天真的小男孩,为城主操心的妻子,不谙世事的没落皇族少女。然而这仅仅只是开始,到第五卷为止,总共有24位书中角色拥有自己的POV章节,也就是说,乔治·马丁已经创造出了24个截然不同且比较合理的人格……

  额……你们谁知道《24个比利》里的那个胖子……难道是……??!!

叙事的变迁:从《街》到《428》

  这就是现实中的那位二十四个人格的老哥,马丁年轻的时候好像也留了这么个头型。。。。。。。

  开个玩笑。

  虽然有人说每一位作家都患有人格分裂症,但想要深刻且准确地描绘每一个角色的内心,任何写作者都要经历一个相当艰苦的过程。而在此基础上,还要安排这些角色该在哪里出场退场,并且还要在这种看似各个角色故事线独立的情况下架构好整个小说的框架,对于创作者而言简直难于登天。

  也因此,在读完《冰火》的前五卷后,我彻底理解了为什么乔治·马丁能被称为奇幻文学大师,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架空历史的非凡想象力,更重要的则是他作为一名作家对于人物塑造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小说节奏和布局惊人的把控力。所以说,虽然POV不是乔治·马丁首创,但他确实将这种写法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

  而当把POV与现代的多媒体互动叙事相结合,并产生了我们今天要说的《街~命运的交叉点》。

  《街》:基于POV所构建的系统

  《街》是一部标准意义上的群像剧,主要讲述了在五天时间里,以涩谷为中心,(最初)八名主要角色所经历的各种事件。

  在游戏的一开始,玩家便可以从给出的这八名角色中任意选择一名,开启整个故事。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时会跳出各种各样的剧情分支和选项,有的选项会直接转向BAD END,而有的选项则会让这条剧情线进入到一个无法推进的阶段,而这就要引入《街》里的两个相当关键的系统。

叙事的变迁:从《街》到《428》

  《街》的选择人物界面

  第一个是TIP系统,说白了就是文字补充说明。在游戏的过程中,有一些词汇会被标记上不同的颜色,这便意味着玩家可以选中这些词汇,详细了解它们背后的含义,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可以被看做是一个拓展阅读。

叙事的变迁:从《街》到《428》

  TIP系统,补充主体叙事没有提到的部分

  还有一个则是ZAP,也就是跳转,或者说羁绊系统。在《街》里,许多人物的剧情陷入僵局的原因是因为玩家没有推其他的剧情线,没有让其他人物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合适的位置,因此才导致了整个故事没法向下发展。而玩家要做的就是不断在不同的剧情线中跳跃,就像切换POV章节一样,让人物之间互相影响,进而推动剧情向下发展并最终走向结局。

叙事的变迁:从《街》到《428》

  选中浅绿色的名字,便能跳到另一条剧情线上

  多线叙事+TIP+ZAP,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街》优秀的叙事系统。

  首先,在《街》的开头,八名角色的平行POV叙事相当于给予了玩家相对自由的选择空间。不同于《冰与火之歌》那样必须按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的宏大叙事结构来依次阅读,《街》在一开始就将排列故事先后的权力交给了玩家。你可以先以游戏宅警察的视角,从调查爆炸案的角度来进入涩谷,也可以先以胖姐姐的视角,从寻找减肥之道的角度来进入涩谷。而在选择的过程中,你已经参与到了整个故事的叙述与编排中,成为了创作者的一员。

  而ZAP系统又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参与感。《街》认为,一条故事线无法推动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玩家在剧情分支点的选择不对,而是玩家没有让其他角色参与进来。于是ZAP系统便让八条似乎平行的故事线之间产生了交汇,而这种交汇又恰恰影响了事件的发展,进而使得涩谷产生了不大不小的变化。也就是说,玩家的决定会对整个游戏世界产生影响,而这种对于玩家决定的肯定性反馈又使得整个游戏的沉浸感得到了加深。

叙事的变迁:从《街》到《428》

  大致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另一方面,玩家在看故事的过程中可以通过Tip系统所弹出的对话框来了解一些故事的背景和设定,其中就包括一些次要人物的剧情。在剧情线里与主要人物互动的过程中,这些次要人物的背景以及他们所经历过的事件便会以TIP的形式呈现给玩家。如果玩家选择跳过,那么对于整体的剧情体验影响不大。但如果玩家选择将这些碎片化的情节补完,那么伴随着一个个完整人物小传的出现,整个《街》的世界也因这些次要人物的故事而愈发的富有深度。

叙事的变迁:从《街》到《428》

  这就像《血源诅咒》一样,游戏世界的深度依赖于不断补完的故事

  说到这里,那么有的朋友可能会问:既然按你这么说,《街》有着如此优秀的叙事系统,那它应该是一部相当成功的作品啊,为什么会在评价上两级分化呢?

  原因可能与创作者的野心有关。

  《街》:野心导致的曲高和寡

  据说在当年,《街》的口号是“一百个角色一百种人生”。

  这并不夸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街》的开发者们打从一开始就想利用前文提到的那套系统把故事讲到极致。这么说显得有些笼统,那就让我们来尝试还原一下《街》的剧本究竟是什么样的。

健康游戏忠告 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 提示:本站为防止低俗内容出现,用户发表的评论及上传游戏需本站审核后才能显示出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