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游戏频道 > 网页游戏 > 游戏资讯 > 正文返回列表页

Steam 盗号背后产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4)

编辑:瑞安网 来源:新浪游戏 发表时间:2020-02-25 16:08 人气 | 查看所有评论

导语:没有卵用、牵扯“区块链”等高概念、目标是充当等价物,这些要素放在一起, VGO 的真面目呼之欲出:这不就假装成游戏道具的野鸡加密货币吗? 最近有报道显示,有台湾人偷电挖矿,收益约 2000 万新台币,偷电金额却

  没有卵用、牵扯“区块链”等高概念、目标是充当等价物,这些要素放在一起, VGO 的真面目呼之欲出:这不就假装成游戏道具的野鸡加密货币吗?

Steam 盗号背后产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最近有报道显示,有台湾人偷电挖矿,收益约 2000 万新台币,偷电金额却高达 8500 万……有关加密货币的幻梦,早就该醒了

  我觉得构想出 VGO 的那些人真乃灰色产业界策划鬼才,竟能从一度流行的“币圈神话”中得到启示,找到办法突破《CS: GO》官方围堵,从盗窃饰品、赌局牟利的程度,一步跨越到吹泡泡、收智商税的境界。他们此前一直折腾饰品真是太屈才了,应该趁早进军虚拟货币领域,去割币圈大佬的韭菜去。

  所幸玩家们早就对博彩投机、“币圈神话”有所警惕,一眼看穿了 VGO 的智商税本质,至少在国内的《CS: GO》社群里,VGO 没有掀起太大波澜。要不是查资料时读到 Nancy Greer 的论文,其中专门说到了 VGO,我还真想不到这玩意儿在国外曾引发过关注。

Steam 盗号背后产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健康游戏忠告 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 提示:本站为防止低俗内容出现,用户发表的评论及上传游戏需本站审核后才能显示出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