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科教授潜心18年只为保卫蓝天 研发技术既能净水还能除霾 破解电厂多污染物协同治理难题
导语:张军营喜欢和学生一起做科研 楚天都市报见习记者 李碗容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 王永胜 张军营,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主要从事燃烧污染物排放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曾主持863项目两项,获省部级奖五项,申请发明专利三十余项。 张军营生长
导语:张军营喜欢和学生一起做科研 楚天都市报见习记者 李碗容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 王永胜 张军营,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主要从事燃烧污染物排放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曾主持863项目两项,获省部级奖五项,申请发明专利三十余项。 张军营生长
张军营喜欢和学生一起做科研
楚天都市报见习记者 李碗容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 王永胜
张军营,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主要从事燃烧污染物排放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曾主持863项目两项,获省部级奖五项,申请发明专利三十余项。
张军营生长于山西,家附近就是产煤区,所以他从小就对煤燃烧污染深有体会。从2001年开始,张军营带领团队聚焦煤燃烧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历时18年研发出团聚协同技术,成功破解电厂多种污染物协同治理难题。
以废治废解决霾难防问题
燃煤电厂在中国能源供应系统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它会产生大量污染物。虽然目前脱硫脱硝除尘难题已得到处理,但仍存在“水难治”和“霾难防”两大难题。
张军营团队研发的团聚协同技术,利用发电厂的高温余热进行脱硫废水的蒸发,废水中有害杂质蒸发结晶沉积到飞灰中,最后与电厂灰一同处理,解决了“水难治”。同时以脱硫废水做溶液,添加专利团聚剂,实现PM2.5和三氧化硫的协同控制,解决了“霾难防”的难题,该技术开创了以废治废的先进节能环保新途径。
2016年,张军营团队利用该技术实现了PM2.5的有效治理,烟尘排放稳定达到超低排放标准。今年9月,鄂州电厂两台30万机组投入使用团聚协同技术。10月底,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对技术运作效果进行检验,排放烟气中三氧化硫平均浓度比该系统停运情况下,每平米降低了17.2毫克,三氧化硫脱除效率达到54.3%。数据证明该技术实现了多种污染物协同治理。
对校园和实验室情有独钟
2001年,张军营来到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长跑的第一个转机出现在2004年,“之前都是从无机物质研究出发,但是在一次讨论中,我们把目光转向了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这一年,团队采用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制成高效复合团聚剂。接下来,团队发明团聚协同技术,目前已获专利35项,还有10余项专利在审核中。
张军营对校园和实验室情有独钟,采访当天,他就在实验室跟学生做实验。科研道路上,张军营一直支持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2010年,我的一个博士生陈玉民对新能源制氢感兴趣,我就让他做这个方向。我和他一起学习了不少相关知识,我们一起进步一起提高。”
- 潜心线上育英才,只为春来花枝俏 记线上教学拓荒者江彩霞2020年11月09日
- 寻访荆楚好老师:外语副教授架起中巴援助之桥 对接百余万元援鄂物资 协助分享武汉战疫经验2020年11月09日
- 武科大93岁教授和大学生讲初心使命2019年12月24日
- 教授课前5分钟思政开胃菜受热捧 内容涉及天文地理人文风情 有学生专门打车赶回学校听课2019年11月26日
- 潜心从教 精心育人 ——记十堰市郧阳区刘洞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陈娟2019年11月26日
- 叶义成:“采矿人”37年潜心教书育人2019年11月26日
健康游戏忠告 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 提示:本站为防止低俗内容出现,用户发表的评论及上传游戏需本站审核后才能显示出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