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跨界女老师成长为“全能姐姐”
导语:袁雨和她的学生在一起 楚天都市报记者 国倩 通讯员 董缀文 摄影记者 黄士峰 非数学专业毕业,却像施展魔法一样让每个学生喜欢上数学课;非师范专业出身,却在课内课外都深受学生欢迎,成为孩子们眼中的“全能姐姐”;从“板房小学”起步,却用三年时间探索
导语:袁雨和她的学生在一起 楚天都市报记者 国倩 通讯员 董缀文 摄影记者 黄士峰 非数学专业毕业,却像施展魔法一样让每个学生喜欢上数学课;非师范专业出身,却在课内课外都深受学生欢迎,成为孩子们眼中的“全能姐姐”;从“板房小学”起步,却用三年时间探索
袁雨和她的学生在一起
楚天都市报记者 国倩 通讯员 董缀文 摄影记者 黄士峰
非数学专业毕业,却像施展魔法一样让每个学生喜欢上数学课;非师范专业出身,却在课内课外都深受学生欢迎,成为孩子们眼中的“全能姐姐”;从“板房小学”起步,却用三年时间探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教育之道,跻身于学校骨干教师之列……洪山区广埠屯小学清江锦城分校年轻教师袁雨,用她的成长经历打消了部分家长对新学校、新老师是否“靠得住”的顾虑。
近年来,随着城市快速发展,新建学校不断涌现,一大批像袁雨一样的年轻老师“跨界”加入教师队伍。得知自己被推荐为“荆楚好老师”候选人,袁雨说:“教育需要新思维,讲台需要新活力,希望大家能多关注教坛新人的成长。”
不一样的课堂
教完学生“教”家长
“袁老师你怎么没有打开摄像头”“袁老师我要看看你再走”……疫情期间,每次网课结束时,孩子们总会吵着先在视频里看看袁雨老师再离开直播间,不少孩子在课堂结束后仍久久不愿离开。
原来,在袁雨老师课堂上,孩子们可以收集奖章兑换奖励,“每次下课后,表现好的孩子会获得一个‘乐学章’,十枚乐学章可以兑换小礼物或者小心愿。”这种奖励制度是袁雨一年级就定下的,很受学生欢迎。一次,班上有几个孩子用奖章兑换了一次和她共进午餐的机会,让她倍感欣慰,“那天中午有事没忙完,让孩子们先去吃,没想到他们非要等我一起。”
低年级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袁雨就在网上搜集动画形式的微课吸引同学们关注。平时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学到的知识,她还经常让学生在课堂上当小老师,为同学们解答题目。
疫情期间上好网课,少不了家长的支持。袁雨一直和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出于信任,家长们经常晚上十点后给她发消息寻求建议,“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教育方法,她就像个‘智慧锦囊’一样,总能给出好的建议。”三(3)班施欣瑶的妈妈说,在袁雨老师身上,她学到了很多教育理念和辅导孩子作业的方法。
不一样的思维
工科知识打开新世界
“我很喜欢小孩子,也特别希望能把我学到的知识和经验都分享、传授给我的学生们。”从华中农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袁雨放弃了本专业高薪工作,转而成为一名教师。虽不是学的数学专业,但袁雨十分热爱数学,也希望让孩子们爱上数学。平时,“跨界思维”也让她的课堂妙趣横生。
一年级时,大家每周最期待的便是袁雨老师在课上讲数学绘本。“每周我会利用一节数学课讲绘本。”袁雨说,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除了计算,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由于低年级的孩子都特别喜欢画画,所以袁雨在讲数学绘本时,除了数学知识本身,也会讲解绘本的设计,逐渐渗透版面设计、故事编写的概念,以及绘本故事里蕴含的道理等等。“设计方面的讲解就需要用到我所学专业的知识,孩子们经常听得津津有味。”
二年级时,学生们渐渐已有了一定的数学绘本素材积累。她就开始让他们动手设计数学微绘本,培养他们的合作、创作能力。在一次科技比赛中,她还用废纸箱制作了一个小型空气净化器,并在课堂上为学生们讲解最基本的原理,“课后孩子们都吵着要我教他们做”。
“暑假时,袁老师还为学生开启了一个发明创造的平台,很多时候她不仅在教数学,更注重的是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养,引导孩子们探索不曾涉及的领域,培养拓展性思维。”广埠屯小学清江锦城分校校长张同祥说。
不一样的陪伴
不仅是老师也是亲人
课上,她是老师。课后,她便成为了学生堆里的“孩子王”。每到下课,操场上总会看到袁雨和学生们玩游戏的身影。“雨天或者雾霾天气,孩子们不能到室外活动。为了不让孩子们失落,我会到教室教孩子们唱歌、玩‘杯子舞’。”每当袁雨老师一出现,教室里便会充满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渐渐地,孩子们把我当成了他们的朋友。”袁雨说,只要学生真正把你当朋友,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2019年暑假,袁雨刚加入学校学生成长指导中心,一名多次离家出走的三年级小男孩乐乐(化名)引起了她的注意。“中午吃饭了没?”“今天有什么开心的事?”……每天,袁雨一有时间就和乐乐视频通话。“袁老师每天都表扬我,和我聊天,就像妈妈一样。”乐乐说。
“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只有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心声,我们才能能走进孩子的心灵,让他们更健康地成长。”在袁雨的陪伴以及家长的努力下,乐乐逐渐变得越来越懂事、阳光。“现在他不仅没有离家出走了,还会主动跟我分享他每天的日常。”袁雨说。
“袁老师虽然不是班主任,但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把她当作心灵的依靠。”施欣瑶的妈妈说:“她把我们的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小孩,也和我们成为了要好的朋友”。前段时间,施欣瑶同学由于生病,父母非常难过,“当时家里人情绪都很不好,孩子小也不愿意配合治疗,我一度很压抑。”施欣瑶的妈妈说,治疗期间经常一碗中药要哄着孩子喝,甚至几个小时才能喝完。
“袁老师了解到我们家情况后,经常帮我们一起寻找治疗方法,不仅鼓励孩子,还经常开导我。”每周五晚上7:30是袁雨与孩子约定的视频谈心时间,分享一周的生活和心事。“渐渐地,我们和孩子的情绪都好了很多。现在孩子眼睛里有光了。”施欣瑶的妈妈感慨,“袁老师就像一道光,照进了我们家里,她不仅是老师,也是我们的亲人。”
不一样的成长
多重角色全方位发展
作为一个转行到教育界的新老师,袁雨的成长之路并不容易。新建学校、新入职老师,一切都是新的挑战。“刚进校时,学校还在板房里过渡,每天放学后,我们都会留下来讨论教研、商量第二天上课内容、分享教学经验。”袁雨说,经常晚上八九点,老师们还在讨论教学,这一习惯保持到现在。
- 大学老师打造“专业课+思政”教学新态势2020年11月08日
- 偏远小学老师上演“疯狂英语” 为给孩子树立榜样阅读打卡610天 曾一篇新闻朗读了199遍2019年12月24日
- 这位“创业期”女老师太拼了 父亲车祸住院自己尚在哺乳期 都没影响一天工作2019年11月30日
- “石痴”老师带着化石上地理课 不畏严寒酷暑满世界找心仪的石头 家中犹如小型的地质博物馆2019年11月26日
- 丹心热血浇幼苗 青春无悔铸美丽 ——记随县澴潭镇第二小学陈方老师2019年11月26日
- 聋哑男生一针一线绣出恩师新婚照 大学梦圆难忘老师帮扶 特殊礼物纪念特殊情谊2019年11月26日
健康游戏忠告 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 提示:本站为防止低俗内容出现,用户发表的评论及上传游戏需本站审核后才能显示出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