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被大陆“碾压”的台湾游戏业?
导语:,拿什么拯救被大陆“碾压”的台湾游戏业?
【转载自17173:只为传递信息目的】
在反服贸运动开始的第一天,台湾25家游戏厂商斥资购买了整版《苹果日报》广告,以“台湾可以更好”为题作文,期盼“服务贸易协议”尽快过关,让台湾游戏可以顺畅的进入大陆市场,从而拯救台湾游戏业。
尽管只有浅浅的一湾海水之隔,十余年来,海峡两岸的游戏产业发展却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命运。一方面,曾经在大陆有过辉煌过去的台湾游戏产业日渐落寞,商业模式落后及竞争力匮乏,使得本土企业生存艰难;
另一方面,野蛮生长的大陆游戏企业早已不满足于现有市场,开始频繁在海外攻城略地,而台湾则成为了这中间的跳板、试金石,甚至可以说是牺牲品。
《苹果日报》上,台湾游戏企业呼吁通过服贸协议,拯救台湾游戏业
或许《苹果日报》的广告很好地反映了台湾游戏企业在当前发展状况下,报团取暖、反戈一击的自救心态。
不久前,在上海召开的“两岸游戏产业高峰论坛”中,走过服贸事件的台湾游戏人终于有机和大陆游戏人面对面交流,双方的交谈中,有倾诉、有抱怨、有自我鼓舞,也让我们得以一窥台湾游戏产业的现状。
台湾游戏产业现状:曾经辉煌化作明日黄花
20世纪90年代,台湾游戏业曾在大陆创造过巨大的荣耀,尽管这种荣耀更多是以盗版光盘的形式传播,但不得不说,《轩辕剑》、《仙剑奇侠传》、《大富翁》、《金庸群侠传》、《三国群英传》这样的游戏,足足占据了整整一代人的回忆,也展现了台湾创意产业充足的活力。
然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如今台湾游戏市场被大陆产品充分占据。特别是随着移动游戏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台湾游戏业正受到“外来”游戏的不断挤压。
来自台北市电脑公会对台湾游戏市场产值的统计
“过去20多年来,台湾的游戏在大陆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时间,那个时候大陆的很多新兴商业人士才两三岁,那个辉煌对你们来说仿佛不存在,对我们来说也是明日黄花。”台湾乐升科技董事长许升龙这样向17173概括台湾游戏人看待自己、看待大陆游戏业的心态。
根据台北市电脑公会顾问胡迪福向17173介绍,目前台湾地区各类型、各榜单的热门手游中,约有八成来自大陆,近一成产自日韩、欧美,仅一成是台湾本土企业研发的游戏。
几款台湾本土产的热门手游,其中为人熟知者并不算多
与此同时,台湾产游戏也早已远离了大陆玩家的视线,由于两地市场、人文、法规的不同,大陆游戏业当下环境之复杂、玩家习惯之难以揣摩,早已不是90年代可比。台湾游戏人对大陆市场认知的缺失、人脉的缺乏、资本的缺位,都使得台湾游戏在大陆不再有竞争力。那个一款单机游戏感动一代大陆人的过去,或许很难再重现。
- 中国手游玩家达5.28亿 玩家付费习惯需培养2014年12月15日
- 眺望手游巨头时代:小米雷军强势切入游戏2014年12月14日
- 真格基金吴旦:看好技术过硬的3D手游产品2014年12月14日
- 传腾讯注资日本游戏公司Aiming 联手开发手游2014年12月14日
- 电影改编手游风潮袭来 拓展IP新思路2014年12月10日
- 为何欧美手游高寿:国外公司倾向研运一体2014年12月10日
健康游戏忠告 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 提示:本站为防止低俗内容出现,用户发表的评论及上传游戏需本站审核后才能显示出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