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玩家心甘情愿地上当,是游戏剧作人的本领
导语:当我们夸赞一款游戏讲了一个好故事,它既有可能是剧情本身足够动人,也可能是讲故事的方式十分突出。 譬如2017年TGA最佳叙事游戏《艾迪芬奇的回忆》(What Remains of EdithFinch),除了广受好评的剧情,更引人注意的正是它那独到的游戏叙事方式。 《艾迪
导语:当我们夸赞一款游戏讲了一个好故事,它既有可能是剧情本身足够动人,也可能是讲故事的方式十分突出。 譬如2017年TGA最佳叙事游戏《艾迪芬奇的回忆》(What Remains of EdithFinch),除了广受好评的剧情,更引人注意的正是它那独到的游戏叙事方式。 《艾迪
当我们夸赞一款游戏讲了一个好故事,它既有可能是剧情本身足够动人,也可能是讲故事的方式十分突出。
譬如2017年TGA最佳叙事游戏《艾迪芬奇的回忆》(What Remains of EdithFinch),除了广受好评的剧情,更引人注意的正是它那独到的游戏叙事方式。

《艾迪芬奇的回忆》
一个受诅咒的家庭,不同成员之间的死亡故事相互交叉、重叠叙述,通过角色视角的切换,带给玩家似幻似真的奇特体验。
除此之外,在表层的故事叙述之下,又暗藏着一个不引人注意的玄机——只有一路通往结尾的玩家才会发现,并产生一种既错愕又认为其“理应如此”的感受——这使原本的故事呈现更加曲折和丰满。

《艾迪芬奇的回忆》
诸如此类包含隐藏线索、诱发“反转”, 能够极大地丰富戏剧性与剧情呈现效果,让玩家或惊喜、或讶异、或恍然大悟的创作手段,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展开讨论的‘叙述性诡计’。
承袭于推理小说的叙述性诡计
对游戏来说,叙述性诡计(下文简称为“叙诡”)在某种程度上属于“舶来品”。
它最早起源于推理小说,由“推理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在成名作《罗杰疑案》中开辟先河,阿加莎也因此被认为是叙诡的鼻祖。

阿加莎·克里斯蒂
一般的推理小说,重点总是放在“谁是凶手”或“怎样犯案”等情节上,虽然谜团设计不同、难易程度各异,但整体上看,读者的推理进程基本与故事中的侦探同步。
然而,若一本小说以叙诡为主,作者将有意避重就轻,把事件的某些常规性表现予以忽略、变形或曲解,从而使读者和叙述事件之间产生隔膜屏障,达到“身临其境者俱以为常识,而旁观者皆为不知”的效果。
此时,诡计并非来自故事中为逃避侦探的追查而花招百出的凶手,也不是与读者毫无关联的设计,而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场真正的较量。而即使读者果然被骗倒的话,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把故事重新再读一遍,那也是一种独特的享受。

电影《罗杰疑案》(2000)
后来,叙诡传到日本,绫辻行人、折原一、殊能将之等小说家都被认为是叙诡写作的个中好手。他们的作品进一步提升了叙诡作为创作技法的知名度,也影响了其后的许多游戏剧作人。
不少日系文字AVG,或是具备推理、解谜元素的游戏,开始将这样的技巧糅合进剧情创作中,让它在新的领域继续发光发热。
不同类型的叙述性诡计
除了开篇提到的《艾迪芬奇的回忆》,若要一一列举,使用叙诡的游戏绝不在少数。此处仅抛砖引玉,以下述三款不同类型的叙诡游戏为例。
若简单粗暴地进行分类,可将它们归属为时间、空间、人物三种不同的叙诡。
为防剧透,下文进行模糊处理:P
· 贯穿全局的叙事盲区
打越钢太郎和“Infinity”系列(2000-2004)

《Infinity》2000年首作PS游戏封面
作为原KID公司最知名也是人气最高的剧作家,打越钢太郎是所有喜爱叙诡的玩家绕不开的名字。他参与剧作的Infinity(一般译为“无限轮回”)系列尤其出名。
Infinity系列包含三部曲:妄想具现化设定下的《Never 7 -the endof infinity-》;半路翻车的《Remember 11 -the age of infinity-》;以及真正意义上的叙诡作品《Ever 17 -the out of infinity-》。

《Ever 17》
这部古早的游戏,在剧情上可以说是远远超出时代,即便后来也有同类型作品现身,也被很多玩家认为难出其右。
在一次事故中,一群青年男女被困在海下主题公园LeMU内,公园大约在119个小时后就会崩溃,而且无法和外界取得联系。他们需要尽快逃离这个主题公园,否则即将葬身海底。
——这是《Ever 17》主要的剧情背景,但作为叙诡作品,它理所当然地藏有不少“陷阱”与重大伏线。一共四个角色章节和作为独立最终章的可可篇,只有完成可可篇,此前的种种谜团才能够得到解释。

《Ever 17》
许多通完可可篇的玩家给予本作以“神作”的评价,甚至认为玩过可可篇和没玩之前,等于体验了两个游戏。为了力保新玩家也可获得类似的游戏体验,更是提出了“珍爱生命,远离剧透”“剧透死罪”或“剧透是万恶之源”等口号。(以上有在全力避免剧透噢)
· 环环相扣的解谜线索
《暴雨杀机》(2010)

《暴雨杀机》PS3游戏封面
于2010年首次推出的《暴雨杀机》,是一款黑色惊悚题材的互动式电影游戏,颇有几分《七宗罪》的氛围。
游戏主人公伊森的境遇十分悲惨。原本有两个儿子的他,曾在一场车祸中失去大儿子,二儿子又在游玩时失踪,怀疑可能遭遇折纸杀手的绑架。这一次,不想再面临丧子之痛的伊森决定踏上寻子之路。

《暴雨杀机》
如游戏名透露的讯息,游戏里一直在下着暴雨,阴暗潮湿的氛围下滋长着不安与恐惧的情绪。玩家面对的各种任务也异常残酷:剁手指、杀毒贩、穿电网,忍常人所不能忍。
- 物理几何的魅力,构成趣味游戏世界,制作人与玩家之间的巧妙斗争2020年02月01日
- 乙女游戏女主,性格是槽点,完整度影响玩家的代入感2020年02月01日
- 送一亿分红,这款国战经典IP手游是如何“花式宠玩家”的?2020年01月28日
- 女玩家撑起游戏市场半边天,女性向游戏将迎发展高峰?2020年01月28日
- 3亿女玩家撑起电竞半边天 有产品月流水最高3亿元2020年01月27日
- 玩家在游戏中面临的道德困境2020年01月25日
健康游戏忠告 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 提示:本站为防止低俗内容出现,用户发表的评论及上传游戏需本站审核后才能显示出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