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 我在抓虾(5)
导语:导语:在去抓虾以前,我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开发上。写好代码,能跑起来,工作就算完成了。但是去了抓虾之后我才发现,工业级的程序不是这么玩的。首先所有的服务程序都有专门的启动程序,保证真正的程序不死,死了
导语:在去抓虾以前,我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开发上。写好代码,能跑起来,工作就算完成了。但是去了抓虾之后我才发现,工业级的程序不是这么玩的。首先所有的服务程序都有专门的启动程序,保证真正的程序不死,死了也能迅
在去抓虾以前,我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开发上。写好代码,能跑起来,工作就算完成了。但是去了抓虾之后我才发现,工业级的程序不是这么玩的。首先所有的服务程序都有专门的启动程序,保证真正的程序不死,死了也能迅速重启。同时,所有的程序运行的状态,也必须一目了然,不但要有实时查看,还要有日报、周报等等各种报表。
这相当于一边写程序一边问自己:我的程序里应当提供哪些关键信息,通过它们就可以鉴别程序的状态,这些信息通过什么途径可以访问——这是一个“元设计”的过程,促使我们更深层次地思考我们的工作。我也深刻领会到了“输出给程序处理的信息应该是什么样”,它和给人看的信息有哪些差别。
可惜到如今,我发现还有大量的程序员从来不思考这样的问题,自己的程序在跑着,既看不到实时的状态,也不提供每天的统计。出现问题只能通过肉眼排错,不但意识不到效率的低下,反而乐于扮演“救世主”的角色。这些,其实都是缺乏严格训练的表现。回想我们都离职之后,服务器“裸奔”了大半年竟然没有出问题,靠的都是之前在工程上做的各种努力。
值得一提的还有“负责任的精神”。当时有一些基础的模块是振宇早期写的,当时抓虾有着名的十大谎言,第一大谎言就是“振宇的程序没有bug”,每次说起这个振宇都是笑笑,“这不是谎言嘛”。结果有天中午吃饭时聊到程序,似乎振宇的程序逻辑真的有个bug,只见他神色凝重,立刻放下筷子回去了,把这个bug修好了才算解脱。其实那个bug并没有立刻引起重大的影响,而且振宇已经很忙了,但是他仍然保持着对质量和技术的执着追求,让我汗颜,也让我佩服。
这种汗颜和佩服是有理由的。有一次线上出现了bug,我两三天也没有解决,每次被问起来就说“正在解决”。直到有一天振宇问我,我才承认“我调不出来”,敷衍等到明天再说。我记得他当时神情一变,凛然正色道:“不可能,我不相信有调不出来的bug。”然后拉着我一起调试。
多机器、多线程的系统,本来调试就很复杂,但他就靠着GDB,蹬着转椅在几台电脑前晃悠,从吃过晚饭一直调到深夜,我们终于定位、解决了问题,出公司回家已经是星斗漫天,一看表已经三点了。我总觉得IT行业虽然年轻,还是可以从传统的师徒制借鉴很多的。起码,后来我自己带领技术团队时,我也有好几次说“不可能,我不相信有调不出来的bug”,然后拉椅子现场坐下来证明我说的对。
抓虾在技术上要求很严格,但不死板。很多时候都是“任务式管理”,你领到的是个抽象的任务,并没有限制解决的办法,但要求实现最终的效果。这样看起来很自由,真正解决起来很痛苦,但也锻炼人。
在我入职后不久,就有博客作者反馈抓虾的抓取比较慢,他们自己新发表一篇博客,其它在线阅读器可能半小时就抓到了,我们却要一个小时。当时在我看来这是小概率事件(几十万种子里有个案抓取慢而已),意义不大。但是,连着几次开周会的时候易容都在强调这件事情,我不得不顶着巨大的压力去解决“怎样能在抓取速度上全面超过竞争对手”,绞尽脑汁想了各种办法,终于算是解决了问题。在那之后,我开始领悟到什么是“解决复杂问题”了。
还有一次,因为抓取程序的频率调整机制失控,新浪微博把我们的抓取服务器IP给屏蔽了。我还记得当时振宇给我发了条短信“今天必须把新浪的事情搞定”,没有任何关于方法的指示。我找到之前在新浪工作过的朋友,辗转打了二十多个电话,终于联系到执行屏蔽的技术人员。在我确认承诺修正程序,以后不超负荷抓取之后,封锁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这件事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当时有一种建议是找大批代理服务器来抓,但我没有采取这种办法。技术产生的问题当然可以用技术解决,但是这不是唯一的途径,我们也可以靠沟通来解决,而且也应当靠沟通来解决。明白了这个道理,我在后来的工作中受益很多,甚至在求职中也受益很多。从抓虾离职后,有次面试中HR让我举例说明自己的专业素质,我举的就是这个例子。从最终的结果来看,这个答案应该是不错的。
我本来以为十年前的故事应当很容易写完,但今天真正坐下来动笔,才发现根本不能一一记录。虽然已经过了十年,那些记忆还那么真切。十年前的每一个傍晚,我在保福寺高高的写字楼上看到四下居民区的灯渐次亮起,入夜再渐次熄灭,然后自己才下班,那画面仿佛就在昨天。无论今天的人如何评说,那段经历已经和自己融铸为一体,无可剥离,也无法冷冰冰地“客观”看待。
年轻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被成功的故事所激励,被“出类拔萃”、“与众不同”、“卓尔不群”这样的词所感动,最终却发现,自己很可能只不过是“类”、“众”、“群”的一份子而已。但是谁又能说,这一定不是好事呢?
- 重回7年前大事件 守望先锋发布新漫画《危机》2017年04月15日
- 16年前,谁给网易雪中送炭?2017年03月04日
健康游戏忠告 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 提示:本站为防止低俗内容出现,用户发表的评论及上传游戏需本站审核后才能显示出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