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游戏频道 > 网页游戏 > 游戏资讯 > 正文返回列表页

干货!李亚、刘成城、应书岭共谈内容创业(3)

编辑:瑞安网 来源:飞象网 发表时间:2017-03-04 01:38 人气 | 查看所有评论

导语:导语:我们创业的时候一没资源,二没钱,什么都没有,我们把叫兽从湖南骗到北京,我们说付你工资,给你租房,就这样开始工作了,我们第一个办公室是在他的三室一厅里。你就得活下去,怎么办?就是挑别人不愿意干的

导语:我们创业的时候一没资源,二没钱,什么都没有,我们把叫兽从湖南骗到北京,我们说付你工资,给你租房,就这样开始工作了,我们第一个办公室是在他的三室一厅里。你就得活下去,怎么办?就是挑别人不愿意干的活。我

我们创业的时候一没资源,二没钱,什么都没有,我们把叫兽从湖南骗到北京,我们说付你工资,给你租房,就这样开始工作了,我们第一个办公室是在他的三室一厅里。你就得活下去,怎么办?就是挑别人不愿意干的活。我是从土豆出来的,我在土豆负责销售的时候客户还要你拍片,不是现在一个几百万的广告片,可能5万块钱就让你拍个片。优酷说我给你一半钱,一集1.5万,这是第一季的时候。那就不能请外面的演员,我们就找自己看着顺眼的员工来做,女员工还不够,所以就有了孔连顺,觉得脸形还行,皮肤也不错。我们一周上一次片,边拍边播,这样热点可以抓得很及时。但是难度是没有人愿意接这种活,几千块钱让人家做一个后期人家不愿意做,我们只能自己招人来做。这样从整个创意到制作、招商、后期,都是公司内部完成的,所以是这样一个模式。

我们也没想到《万万没想到》这么成功,但是这也带来两个后果。一个是大家非常看好这个公司,但内容产品的可复制性不是那么强,在做一个新的产品的时候,等于是重新开始。另外这么大的期望值,你无论是推出第二季还是新产品,肯定会得到一个评论词是江郎才尽。

主持人:怎么解决?

范钧:没法解决,只能硬扛着,后来公司有了万万以后,拿到的是一张入场券,你可以进入这个市场,但是你真进入主流市场,还是要回到主流的逻辑和规律上。刚才雷总说的20%电商渠道可以做到最好,但是当你不满足于这一部分的时候,还想要那80%的时候,必须要回到主流市场的规律来,必须在研发上投入,在渠道商投入,我们也一样。我们现在面临的是升级,《万万没想到》是段子剧,才5分钟,我们要升级为大体量的作品,面对的是整个团队升级和运作模式的升级,目前正在解决这个问题。2016年代我们升级了一年,2017年会体现这些成果。我们前面研发有8个月,一部剧1个月就行,现在一部剧要24—26个月,周期非常长。

刘成城:我最近挺迷茫的。我先介绍一下我们做的事,主要分两条线。纵向,这几年陆陆续续我们一直把36氪作为一个媒体。横向的事就是氪空间,创投公司,是给VC公司做了一个ERP的SaaS系统,立项会、投委会,几十万一年,卖了不到一百个机构。今年我们准备干到一千个机构,就是媒体板块和创投板块盈利了,氪空间目前还没有盈利,去年IDG和万达他们也投了。

有很多人问36氪的想象力在哪里,我从两个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第一个就是我觉得媒体行业未来的格局是什么,美国的媒体行业原来比较大的《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现在到应用商店看排名主要还是这几个,像谷歌和雅虎是渠道。有的转不过来是跟体制有关系,跟移动互联网有关系的,那些大媒体有那么多钱,为什么找不到人做APP呢?这个不成立。过去5年是个混沌状态,未来沉淀下来的话,我觉得媒体行业的格局就两个东西能做大,一个是渠道,一个是媒体品牌。渠道可能会越来越集中,最后会兼并或者怎么样,就剩几个。媒体品牌就是不同领域,零售渠道就是天猫、万达,品牌里面就是不停的更新换代,36氪做的是基于互联网的商业媒体品牌。

现在这个生态里还有一些东西我比较迷茫,比如说自媒体,如果不想沉淀成一个品牌,比如说20年后的《华尔街日报》《计算机世界》什么的,没有这个想法做自媒体,不是被自己忽悠了,就是被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忽悠了。媒体方向沉淀下来只剩渠道和品牌,而且渠道是最集中的,品牌也会按领域有几个。媒体可能会有一些活得还不错的,其他的除非是业余爱好,否则商业上可能不太成立。

主持人:所以自媒体方向会变成更加类似机构媒体的模式,否则会死掉很多?

刘成城:自媒体长期存在的话都是个人爱好。

秦朔:现在怎么理解自媒体的“自”,如果指的是更加自由同时自律的创作方法,无疑对现在的机构媒体来说是巨大的冲击。现在机构媒体有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写这个东西,拍这个东西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有先置的以前的习惯在里面了,这个东西在市场上是非常不受欢迎的,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来讲是非常有前途的。但是如果把“自”当做是个人符号标签,自己折腾折腾,这个前景确实是没有那么远大的,这一点我同意。

李亚:自媒体被赋能的同时内容的供给被大大增加了,稀缺性在绝大多数领域就少了,而且人的时间变得更重要,这时候只有极少的比如说“得到”他们通过内容付费,找到了自己的商业模式。大多数自媒体不能期望自己成为上千万的规模,很多就是生活机构的改变,以前是机构人,现在是自由人,可以自由创作,平台之间有非常重要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刘成城:我觉得内容行业未来能做到只有渠道和内容品牌,其他的也都会存在,但是可能不是以赚钱为目的的。但是今天有很多自媒体创业,是以赚钱为目的的,很多这种自媒体,除非修改他的定位,变成某个细分领域的。像有华尔街就有《华尔街日报》,除非华尔街没有了,否则这种品牌很难持续,或者他再找一份工作继续写东西,还是可以持续的,眼球其实不在这些小散的内容身上。

别人问我36氪的想象力在哪儿,我觉得我们是互联网或者创投的,新商业的内容品牌。我在想内容创业如果要作大,要有商业模式。为什么我很迷茫呢?其实还是那几个,就是广告,卖内容,卖货,或者还有一些常见的。过去几年可能有很多新渠道出现,还没有人供给内容。就像一点资讯前两年只能抓大媒体的内容,没有自媒体。《万万》就是适合视频网站的,因为前期视频网站也没钱,比较低成本制作的,视频网站有一批新观众,可以给他们看内容。

过去几年因为新渠道出现,有一个用户的红利,诞生这些新的内容品牌。往后的商业化变现,我个人觉得还是广告、卖货、卖内容。

相关新闻
    看完之后应该觉得?

    健康游戏忠告 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 提示:本站为防止低俗内容出现,用户发表的评论及上传游戏需本站审核后才能显示出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