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游戏频道 > 网络游戏 > 人物专访 > 正文返回列表页

周鸿祎创业记:坚韧是在磨砺中生成

编辑:瑞安网 来源:Gamelook 发表时间:2017-04-30 08:40 人气 | 查看所有评论

导语:文章摘自:拒绝平庸——周鸿祎和他的创士记 高考前,西安交大有一个预科班对选拔进来的“特别学生”进行淘汰。1988年5月9日那天,周鸿祎提前去报道,算是比较顺的。 大一的军训几乎令所有人记忆深刻,有的人甚至觉得苦不堪言,但周鸿祎觉得还不错。 他们一

导语:文章摘自:拒绝平庸——周鸿祎和他的创士记 高考前,西安交大有一个预科班对选拔进来的“特别学生”进行淘汰。1988年5月9日那天,周鸿祎提前去报道,算是比较顺的。 大一的军训几乎令所有人记忆深刻,有的人甚至觉得苦不堪言,但周鸿祎觉得还不错。 他们一

周鸿祎创业记:坚韧是在磨砺中生成

文章摘自:拒绝平庸——周鸿祎和他的创士记

高考前,西安交大有一个预科班对选拔进来的“特别学生”进行淘汰。1988年5月9日那天,周鸿祎提前去报道,算是比较顺的。

大一的军训几乎令所有人记忆深刻,有的人甚至觉得苦不堪言,但周鸿祎觉得还不错。

他们一班人马被拉出西安。教导团里的兵十八九岁,有几个挺痞挺匪,跟大学生矛盾很大,但周鸿祎却混得很好,这也许跟他的性格比较率性有关。

当时大学生是有清高的资本的,且很多人也的确清高,何况这一班人还“特别”。但周鸿祎对等级制度向来反感,加上个性本身带点儿江湖气,慢慢就跟那些小兵打成了一片。有这些兵的“照顾”,周鸿祎训练松一点儿,洗澡容易些,吃饭多给半个馒头,日子也就不那么苦了。

1988年以后,因为一些微妙的原因,大学的学风变得有些浮躁,但西安交大未受太大影响,每天晚上都有人上自习。这个班特殊一些,专门配了老师开小灶,而且刚进入人生的一个新阶段,所以同学们书念得很认真。

他们同时上信息控制和计算机两个系的课程,大二时候才分开专业。

本科四年给周鸿祎最大的帮助,是把他从一个毛躁的小青年培养成了一个严谨的工程师,他对电脑单纯的亲近感变成了一种事业心。当时有一种说法:北大培养党委书记,清华培养厂长——其实说的是思维方式的差异。

当然,这也造成了他性格上的另一个特征:不太关心政治。

实际上,那是对当代中国影响最大的一个过渡历史阶段。当改革开放需要向更新的阶段迈进的时候,各种矛盾冲突是难以避免的。

1989年初,曾经铁板一块的苏联阵营在东欧尽显颓势。同年11月,柏林墙倒塌。苏联最终走向解体。但那几年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却达到了建国以来的最好状态,与美国关系的改善尤其显着。

这一年的前半段,在北京举办的国际会议越来越多,一切看上去都顺风顺水。但危机就潜伏在这样的繁华之中。

1989年之后,政治遇冷,出国潮再次兴起。与此同时,“远离政治”似乎也变成了一种值得标榜的美好品质。

当时几乎所有人都梦想出国,周鸿祎的父母也希望他出国,但他没出去。一个原因是他英语不太好,勉勉强强才过了四级。虽然他也装模作样买了很多托福的书,但从来没有踏进过托福或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场。

另一个原因是他实在找不到一个非要出国的理由,他想不通自己为什么要出国。很多人的出国计划其实都只是阶段性目标。他们所说的那些宏伟蓝图都不是周鸿祎自己的目标,他的目标是开电脑公司。

中学时代学电脑是野路子,而大学计算机课令他如鱼得水。老师们把他心中的疑惑都解开了。他基础学得扎实,考试考得特别好,自然深得老师喜爱。

英语不好,出国很难;专业课很好,适合创业。以人与生俱来的“趋利避害”本性,他也实在没有足够的动力出国。“既然在国内就可以开电脑公司,为什么我还要出国呢?”当然,没有“海龟”背景后来变成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小缺憾。

1990年之后,世界经济环境发生了三大变化:一是冷战后格局的形成;二是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三是信息化的迅速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末,个人计算机开始普及,软件业在计算机行业成为不可缺少的部分。面向对象技术获得极大欢迎,终于成为90年代软件界最大的热点。随着发展,这一技术形成了OOP(面向对象编程)、OOD(面向对象设计)、OOA(面向对象分析)等多个维度,成为完整的软件开发方法学。

此外,集成工具和CASE技术取得长足进步;图形技术迅速提高,多媒体被炒得沸沸扬扬。而这一切在国内的发展有了一个新的契机:1992年邓小平南方视察。

这一年,周鸿祎大学毕业了,开始念研究生。此后,出现了一波更大的创业潮。周鸿祎以一个在校生的微弱力量,也奋不顾身地投入进去了。

在美国,比周鸿祎大一岁的梁建章在1989年就已经拿到硕士学位开始攻读博士了,此时他才20岁。“越级跳”仿佛是梁建章的拿手好戏,1991年,博士没毕业的他就进入了甲骨文公司的硅谷总部。

中国留学生能进入甲骨文这样的公司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仅仅在甲骨文美国公司研发部门待了三年,梁建章居然又“蹦走”了。1993年,他已经有了回国创业的想法,而之后的一次回国探亲更加坚定了他回国创业的信念。“我感觉到了国内火热的创业气氛,当时就决定以后一定要回国发展。”

周鸿祎没有这么传奇。梁建章去硅谷总部历练的时候,他还只能通过一本《硅谷热》窥探那个神秘莫测的世界。但是,他真的没闲着。

电脑小狂人的第一次中关村之行

大二时学校的氛围虽然很特别,但因为对政治比较迟钝,加上念的是自己最想念的专业,周鸿祎对此并没有兴趣深究。他已经把C语言、Pascal语言学完了,开始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班主任安排他去教研组,但是教研组没什么钱,给一些打印纸和书就不错了。但他还是希望找一些事自己做,于是四处寻找,终于发现了数字电路的自动检错项目。这个项目里,有很多检错图需要用电脑画出来。

当时带他的研究生是将每张图都写成软件,然后用画图语句再把每张图画出来。苹果计算机的上下左右四个光标键可以用来操控画图的过程。

他没急着依葫芦画瓢,而是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去思考,最后的结论是:自己应该做一个工具,这个工具能把这些图一次性都画出来,而且可以在界面上随时调出来查看和修改。

他先做了这个工具,然后找班上几个同学把这些检测图都画了出来。此时的周鸿祎并不知道有款软件叫autoCAD,图也都是矢量图。

这个项目后来获了奖,令当时领导他的研究生都很惊讶。周鸿祎得意了一段时间,倒不是因为获奖和奖金,而是觉得自己能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经过这次试手,他不再满足学校教研组里的研究了,想从外面接活儿,想出去参加一些校外的实践。后来他的确接了很多活儿,包括银行立体计算器。银行立体计算器有8段显示器,它们是固化的,央行一旦调息就得改程序。这时候周鸿祎大三了。他找来同学一起做,想先把机器码弄成汇编语言,但程序很乱,大家不知道从哪里改。后来的解决方法是在8086机子上做了一个模拟器,Z80的模拟器。这个模拟器可以单独跟踪、单独调试,相当于有了一个在线调试器。理所当然,他在班上获得了“电脑小狂人”的称号。

据说他当时的标准形象是这样的:腋下夹一堆软盘,头发乱如茅草,但眼睛贼亮。除了干学校外面接的活儿,他一有空就往机房跑。

大四的时间基本上就是实践。他开始到外面的公司学习攒电脑——第一次觉得离“电脑公司老板”的梦想这么近!但他靠近梦想的方式比其他同学迅猛!

他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主要在西安的公司里实习,而是直接去了北京。

第一次去,他不知道怎么办汇票,也不知道怎么去知春路,更不知道怎么去中关村办航空托运。很少有人愿意干这些事,更别说搬箱子、接货、送货这些力气活儿了。但周鸿祎很有兴趣,他坐火车跑了好几次北京。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北京逐渐不露怯了。哪个牌子的激光打印机什么价,他一清二楚,还学会几句黑话,貌似很老到的样子。

暑假回家他给同学做了一套音响,自己和同学都很开心,但家里人特别生气。
他们认为他不务正业,应该去学英语,像别人那样出国深造。

总的说来,他的大学四年过得很紧张,每天白天上课,晚上干活儿,夜里两三点才睡觉,全然不顾身体健康受影响,谈恋爱就更没时间了。

健康游戏忠告 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 提示:本站为防止低俗内容出现,用户发表的评论及上传游戏需本站审核后才能显示出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