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6》背景、系统、战斗及设计理念等评测(4)
导语:就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每个已经了解了DOTA类游戏设计框架,但还想进一步深入的新生代游戏设计师,都应该仔细研究《星际争霸》和《魔兽争霸3》,从即时战略类游戏的框架学起;而每个已经了解了即时战略类游戏设计框架
就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每个已经了解了DOTA类游戏设计框架,但还想进一步深入的新生代游戏设计师,都应该仔细研究《星际争霸》和《魔兽争霸3》,从即时战略类游戏的框架学起;而每个已经了解了即时战略类游戏设计框架,但还想进一步深入的游戏设计师,都应该仔细研究文明,从回合制策略的框架学起,才能更宏观地把握住整体的设计视野。
我们可以将《文明1》(1991)、《文明2》(1996)、《文明3》(2001)视为这个系列的首个三部曲,而从席德·梅尔重建文明系列结构开始的《文明4》(2005)、《文明5》(2010)和《文明6》(2016)视为新三部曲。
前三部曲可以视为设计师在《文明1》的游戏框架上添加更多内容的努力。有些改动是席德梅尔做的,有些则不是;在从《文明2》到《文明3》中间,围绕着席德·梅尔和他的发行商们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导致了文明权倾天下(Call to Power)这个系列两部游戏的产生,以及文明系列命名权的争执,直到最后席德·梅尔重新拿回这个系列的开发权为止。这两部作品在某种意义上也继承了《文明2》及其各个资料片的思路:在《文明1》的设计上增加更多兵种、科技、奇观、政体……直到变成庞然大物。而当席德梅尔亲自投身开发文明3时,他基本继承了《文明2》各资料片中增加的大多数概念,并重新整合了来自半人马阿尔法的设计理念,将这款游戏变成了前期三部文明类游戏思路集大成之作。这个时期的文明比后期的文明更像即时战略游戏,高难度下对节奏的把握要求远高于对效率的把握:你不光要控制住自己怎么发展,还必须在恰当的时刻选择速出奇迹,无视地形、资源、污染等限制条件来爆铺或者转换成战斗文明摧毁对手,相比于效率更重视节奏切换的乐趣。大多数系列老玩家认为,《文明3》的神级难度是系列历代中相对最难的。
而从《文明4》开始,伴随着“爸爸野猪野猪力耶”这得了格莱美奖的颂歌声,文明系列进入了后三部曲时期。后三部曲的核心设计思路从“游戏节奏”变成了“策略多样性”:游戏考验的不再是经济、发展、战争之间的节奏切换和关键奇迹/科技节点的竞争,而是对不同策略所使用的资源进行取舍。在《文明4》《文明5》及其各个资料片中,设计师们在尝试引入各种各样能和老四样资源(科技的瓶子、生产的锤子、发展的粮食、加速的金钱)竞争的新资源:伟人的点数,领土的文化,宗教的信仰,乃至于快乐、健康、外交、公司、部队经验值、城邦友好度、旅游、考古等各种各样的新型独立策略。从《文明4》到《文明5》,游戏从方格八方向切换成了更加战棋的六角六方向,部队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可以生产爆兵几百个单位打消耗战,变成了更加战棋化的不可堆叠战斗,但“增加策略多样性”的设计方向并未改变。
而《文明6》,就是集后三部曲之大成:它的第一个版本内容就像《文明4》或《文明5》包含各资料片的完整版那么丰富,可以认为是席德抽取了后三部曲各个系统中他比较满意的设计拼在了一起。当然,它也有很多新的改动:这些改动的思路核心,就是将《文明6》改得更像新派桌游(Boardgame)。
丨 估值与选择:重新发掘桌游的设计思想
《文明6》在大设计框架上和《文明5》的最终版本相差不多:六角形、不可堆叠、宗教、文化……所有的差异几乎都在设计细节里,设计师们引入了很多来自桌游的思路。那么,他们从桌游,尤其是最近二三十年发展起来的新派桌游和德式桌游里面,引进了什么样的设计思想呢?
这种设计思想可以被称作“估值”。如果你玩过类似《卡坦岛》(Catan)、《波多黎各》(
Puerto Rico)或者《凯吕斯城》(Caylus)这样的新派桌游,应该对这种设计思想有直觉上的理解:整个游戏中的资源,并不能简单地进行换算。每个玩家的先后顺序、他们所采用的胜利策略、场上目前的资源配置、当前的回合数……所有的因素都会影响玩家手中的资源价值。最后取得胜利的玩家,通常是能在最好的时机进行最准确的估值,进而大胆使用手中资源的那个人。这是新派桌游和传统桌游,例如《强手棋》(Monoplay)之类很不一样的地方:在传统桌游中,类似房地产、金钱这些资源的价值是相对固定的,所有人都要持续去追逐它们。
要注意的是,新派桌游这种设计思路,绝非那种“选什么都一样”的选择设计(在糟糕的游戏设计中,我们经常看到这种毫无意义的选择设计,例子实在太多了请大家自行点名)。在这种设计思路下面,玩家选择的实际上是“大的策略方向”;但在每个具体的策略方向,比如“文化偏重”、“军事偏重”或者“经济偏重”里面,是有明确的、客观的估值好坏和节奏控制好坏的,决不是“选什么都一样”。A->B->C的决策,在文化胜利的目标下,可能就是绝对的好于B->C->A,在很多情况下,甚至会有大量的“只此一手”。新派桌游战略层的决策自由,意味着战术层和执行层的高难度估值。
而《文明6》,就是将这种设计思想更深的扎进了游戏的设计细节里,提供了更多的估值空间和操作细节。
就以最明显的城市建设部分为例。在文明1-3中,建立城市,在大多数时候只是一个距离和节奏上的考量:我攒够了一个城市的资源,预期在35个回合内这个城市可以回本并开始产出,我就会果断进行扩张。同时这个城市需要按照人口成长的节奏建造3块农田、4个矿山,我也会提前拨出工人前去开发。而这个城市选址在哪里,则完全取决于我节奏的需要:如果我需要打暴铺(由很多人口不多的城市密集排列产出部队进行战争的策略),我就会在距离目前边境最近的地方随便找一个成长速度还可以的点;即便我打算打成长,我也只是找一块土地、矿山、资源的比例符合我需要的地方罢了,这个城市具体的成长并没有很多的策略性选择,更多的是节奏上的选择。在文明4和5中,建城需要多考虑一个资源覆盖的节奏:我需要去覆盖尽可能多的奢侈品、战略资源以维持帝国的生存,但城市发展本身仍然没有太多的策略性可言,最多就是是否砍树、偏向生产、科研还是金钱而已。
而在《文明6》中,每个城市的发展本身,就变成了一个需要众多决策的复杂模块。在之前的所有文明中,城市本身会容纳所有的建筑物和奇观;而这次的《文明6》里,绝大多数的建筑都被规划在“城区”里,和所有的奇观都一起被单独拆了出来,必须放在地图上特定的格子里才能开始建造。城区按照其用途分为宗教区、军事区、经济区、科研区、文化区、娱乐区、工业区等12种城区,以前大家优先造的专业建筑比如图书馆、工厂之类都被分进了专业区划,以前的“专家”也变成了城区内的工作人员。进一步地,每个格子的产出还依赖于城区之间的临接关系。一个摆放得好的城区,里面的“专家”能够产出每人口4点、5点甚至6点以上的专业产能;一个摆放不好的城区,专家产能还不如去种田。再考虑到建设奇迹各种千奇百怪的摆放要求和临接要求,可以说,每个城市在移民下地的时候,玩家脑子里就要有未来整个城市的建设规划——而且这个规划还要随着整个游戏进行的局势和内外威胁不停进行调整。
- 《文明6》俄罗斯大陆神标文化胜利心得及 bug(或设计失当)感言2016年10月24日
- 《文明6》碾压神级最快流派蒙特祖玛建设兵团飞城速推一波流视频2016年10月24日
- 《文明6》盘古标准天神征服中国首通(经验分享)2016年10月24日
- 《文明6》原声(MP3)+主题曲(FLAC)2016年10月24日
- 《文明6》图文教程攻略[概念+主流文明+领袖+城邦+区域+建筑+奇观项目+单位+单位强化+伟人+科技+市政+政体政策+宗2016年10月24日
- 《文明6》图文教程攻略[概念+主流文明+领袖+城邦+区域+建筑+奇观项目+单位+单位强化+伟人+科技+市政+政体政策+宗2016年10月24日
健康游戏忠告 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 提示:本站为防止低俗内容出现,用户发表的评论及上传游戏需本站审核后才能显示出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