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游戏频道 > 网络游戏 > 厂商新闻 > 正文返回列表页

为何欧美手游高寿:国外公司倾向研运一体(2)

编辑:瑞安网 来源:新闻媒体 发表时间:2014-12-10 21:36 人气 | 查看所有评论

导语:另一个现象是,欧美的一些大型公司更愿意购买IP,这些IP具有天然的吸量能力,而且用户的忠实度较高,,有机会做成系列大作,间接为其省了很多推广费用。欧美发行商大多数并不像国内渠道一样具有把控绝对市场份额的

  另一个现象是,欧美的一些大型公司更愿意购买IP,这些IP具有天然的吸量能力,而且用户的忠实度较高,,有机会做成系列大作,间接为其省了很多推广费用。欧美发行商大多数并不像国内渠道一样具有把控绝对市场份额的能力,App Store和Google Play也是对所有开发商开放,所以能够连续成功的方式,就是赌IP。

  比如EA入榜的2款手游Madden NFL和《辛普森一家》都是IP授权产品,而Glu Mobile去年成功的《猎鹿人》是该公司积累起来的IP,今年成功的《金·卡戴珊:好莱坞》是拿了娱乐明星IP,并且还斥资1亿美元收购了Racing Rivals开发商Cie Games就,目的就是为了Racing Rivals这个赛车品类。

  而这样的欧美手游发行格局,其实给了中国、日本和韩国手游发行商进入市场的机会。只是,要做好欧美本地化产品,对于中日韩三个地区的公司来说依旧十分困难,只有极少数来自东亚地区的原版产品在北美取得过成功,而像DeNA、GREE则直接采取了并购欧美开发商的方式来做本地化产品。

  未来

  可以说,欧美的手游团队大多数都更倾向于自研自发,把游戏做成品牌来经营,用获得的收入投入创新和广告,把品牌做得更大。因此,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欧美市场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很可能会有更多的游戏长期霸占收入榜,而小团队则更多的开始转向广告收入和付费游戏收入,比如Flappy式的轻度休闲游戏或者《纪念碑谷》创新式的高品质付费游戏。

  但在手机网游领域,因为欧美地区大型发行商的严重稀缺、或者不倾向于拿中小公司的产品做发行,导致市场的控制权越来越偏向大型公司和成功公司。打破这种市场平衡,建立新的商业模式,就是中日韩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机会。

  来源:gamelook


【编辑:花园】

健康游戏忠告 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 提示:本站为防止低俗内容出现,用户发表的评论及上传游戏需本站审核后才能显示出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