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游戏频道 > 网络游戏 > 厂商新闻 > 正文返回列表页

成也传奇败也传奇 陈天桥十年“盛而不大”(2)

编辑:瑞安网 来源:新闻媒体 发表时间:2014-04-08 16:14 人气 | 查看所有评论

导语:三、大量被收购企业创始人、公司元老、空降职业经理人、核心研发骨干离职,组织动荡不断,无心创新! 过去四年,盛大最多的新闻就是高管离职的新闻。有媒体统计:自2010年至2012年10月的34个月内22名高管离职。其中

    三、大量被收购企业创始人、公司元老、空降职业经理人、核心研发骨干离职,组织动荡不断,无心创新!

    过去四年,盛大最多的新闻就是高管离职的新闻。有媒体统计:自2010年至2012年10月的34个月内22名高管离职。其中不乏并购企业的创始人、跟随陈天桥打天下的“老人”。

    那些明星创业者及经理人都曾齐聚在陈天桥麾下,包括酷6创始人李善友、点点网创始人许朝军、盛大游戏总裁凌海、盛大在线副总裁边江、金酷CEO 葛斌斌、盛大集团的联合创始人谭群钊、影视制作公司华影盛视CEO赵雨润、一手打造盛大文学的CEO侯小强,但最终都选择了离开。其中创业初期加入的元老 有陈大年、谭群钊、凌海、朱威廉、岳弢、林海啸,因收购、扩张、整合加入的“空降兵”,如唐骏、李瑜、李善友、许朝军、龙丹妮等。

    每次离职之后,往往带来业务的迅速萎缩,被投企业估值下降。

    何止是高管!业务团队的成员也反复受折腾。

    2009年,盛大集团董事长陈天桥曾经以 “保证盛大未来10年优势”作为成立宗旨,任命其弟陈大年亲自负责盛大创新院。2012年盛大创新研究院大规模大规模裁员75%以上。盛大创新院部分项目关停,部分员工被变相裁员,同时,创新院编制整体划入盛大无线。

    曾经为谋求上市的盛大在线,在停止上市申请后,大幅裁员业务被分拆。我曾经在2011年底到盛大在线内部做过一次产品经理的培训,当时听课的有来自雅虎、腾讯、新浪等多家著名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精英。令人惊讶的是,仅一个月后这些盛大在线曾经的业务骨干居然就都离职殆尽。

    包括盛大的核心游戏团队,莫名砍项目缩减开支导致团队动荡也是常见的事。

    四、“老大对业务对人都缺少耐心!战略变来变去!”

    一位在盛大频为资深的老员工曾这样评论。反复无常变化的战略,昨天还在信誓旦旦未来十年的布局,不到半年却因为没有看到上市希望,或大幅赢利可能性 而态度180度转弯,从投入变成大幅削减。随着对战略的变化,对人对团队的看法也混乱不堪。昨天还是高价挖角引入的人才,明天就可能因为战略的调整,裁员 走人。

    做优秀的产品需要时间耐心打磨,在这种临时用用,感觉不行就立即放弃心态下,团队不稳,内部急功近利,所谓的创新根本无法谈起。缺乏人才,缺乏认真做产品的心态这些都导致盛大创新匮乏。

    在创业元老、高管、创新院、盛大在线等核心部门人员频频大幅变动之下,盛大的业务缺少战略思考和布局,盛大的平台一直无法做起来,各产品只能孤立成 小团队发展而无法形成有效配合,这又减弱了其在竞争激烈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能做到市场前三名又无法在资本市场很快变现,陈天桥就会砍掉此业务,这样已形成 恶性循环。

    十年时间成就巨人网络、360、小米、京东等新崛起的互联网巨头,但是却是投资了140个项目曾经中国最著名互联网公司盛大彻底失去江湖 (预订)地位的十年。

    已不再成为首富的陈天桥最近几年也很少发声,但是从他频频出手变动的战略调整和组织人员调整,人们可以看到他在背后的浮躁,和诸多投机心态,以及缺少做互联网和娱乐行业老大的持续投入。他投下去的140个项目更多的是赌一把的投机心态,而非对未来真正的投资。

    缺乏长期战略和围绕长期战略进行持续投资,这种投机而不是投资的短期心态也包括陈天桥对人才和组织的态度,而不拥有吸引最优秀人才优势的盛大再也无法返回曾经的领先地位,离互联网一线企业的市场地位越来越远。

来源:中国经济网


健康游戏忠告 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 提示:本站为防止低俗内容出现,用户发表的评论及上传游戏需本站审核后才能显示出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