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之后》联动切尔诺贝利:游戏还原历史
导语:导语:作为新生文娱媒介的一种,游戏在承载文化、讲述故事方面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将玩家亲自放置在特定环境中,让他们主观地去进行互动和接受,这种“临场感”同样是其他媒介给不了的。 近期最热议的事件话题是什么?其中之一绝对有切尔诺贝利的一席之
导语:导语:作为新生文娱媒介的一种,游戏在承载文化、讲述故事方面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将玩家亲自放置在特定环境中,让他们主观地去进行互动和接受,这种“临场感”同样是其他媒介给不了的。 近期最热议的事件话题是什么?其中之一绝对有切尔诺贝利的一席之
导语:作为新生文娱媒介的一种,游戏在承载文化、讲述故事方面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将玩家亲自放置在特定环境中,让他们主观地去进行互动和接受,这种“临场感”同样是其他媒介给不了的。
近期最热议的事件话题是什么?其中之一绝对有切尔诺贝利的一席之地。#切尔诺贝利HBO##俄罗斯拍切尔诺贝利回应##乌克兰开放切尔诺贝利#相关话题都引发了广泛讨论。这部以人类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为蓝本拍的HBO迷你剧《切尔诺贝利》,引发了全球大规模的讨论,在IMDb上有30万人评价,分数高达9.6分,96%的烂番茄新鲜度”。
迷你剧《切尔诺贝利》采用虚实结合的叙事方法,按时间顺序将整个事件抽丝剥茧般重现;纪录片《切尔诺贝利的悲鸣》则用更冷静客观的镜头还原历史。在影视媒介的力量下,切尔诺贝利事件正在重新回到观众的视野中。

而最近,网易《明日之后》也与切尔诺贝利禁区达成了联动合作,宣布要“数字化还原遗址和历史事件”。而这一次联动的方式,也与以往有所不同——特别是对于当时由于各种原因,许多事迹未能公开的切尔诺贝利来说,游戏诠释历史事件的形式和优势,也有了新的契机。
补全“遗憾”的《明日之后》
事实上,电子游戏与切尔诺贝利也早已结下“姻缘”,神秘、荒废、危险的切尔诺贝利自然是讲述各种故事的绝佳选址。远一点的有在《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中,设定在普里皮亚季的狙击关卡,玩家需要穿过阴郁破败的切尔诺贝利地区,消灭敌兵。

以及同年发售的《潜行者:切尔诺贝利的阴影》,这是一款沙盒式的射击游戏,背景设定在虚构的第二次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玩家在封锁区中将会面对因辐射变异的怪物等。近一点的有《绝地求生》、《CS: GO》等,在这些游戏的某些地图中,你仍然能找到属于切尔诺贝利的一些地标还原。以及其他受事件影响创作的游戏,比如《地铁》系列。
但在这些游戏中,切尔诺贝利往往还是被当成是一个符号化的设定,或是故事的基调或是单纯的背景,它在游戏中都只被当作一个“气氛营造器”,而没有从真正的历史事件中提炼出联系更直接的游戏内容,这无论是对于玩家还是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一直以来都算是一个遗憾。
而《明日之后》此次的联动,则更加深入核心。与切尔诺贝利禁区合作,不仅将在后续数字化还原禁区场景,还直接以历史真实事件为蓝本,通过一系列互动玩法设计,让游戏中对切尔诺贝利呈现有更真实的触感和说服力。
切尔诺贝利禁区官方授权经营单位负责人、前乌克兰国家旅游与度假署署长海伦·莎波瓦洛娃为这次具有意义的联动,专门拍摄了一段合作视频。希望大家能通过这次合作,更好地了解切尔诺贝利以及切尔诺贝利背后的历史。
从“第一视角”来经历救援英雄的抉择
切尔诺贝利事件发生的背后牵涉着各方面的因素,操作人员的训练不足、信息的不透明、反应堆设计有缺陷等,这都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但另外还有值得我们歌颂和铭记的部分,那就是当年参与救援的一个个的“人”。
正是这一个个在钢筋混凝土和无形的致命辐射间穿梭的血肉之躯,拯救了更多人的性命。鉴于当时种种原因,这些英雄事迹在并未能得到很好传播,而今新型媒介正是一个触达新生用户的绝佳途径。
《明日之后》在联动的玩法设计上,也将重点放在对抗灾难背后的英雄们身上。在“回收救援信息”玩法中,玩家可以通过回收丘脑共生器,来亲临救援队员生前的场景——而这些场景,大部分都是对真实英雄事件的还原。这一次,利用游戏性互动的优势,《明日之后》做到了将历史上这些“人”放大,让玩家去通过剧情切身体验。

历史上,在事故发生后,有几个关键行动阻止了灾难的进一步扩散。首先是灭火工作,必须先封住反应堆才能阻止放射尘进入云层。80架直升机在2000公尺的高空,承受着至少1000伦琴的辐射量和120-180摄氏度的高温,在没办法的情况下士兵顶着高温从爆炸区域上方往下扔沙包,当时很快便全身就被汗水浸湿,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在潜伏期过后还出现了骨髓退化的致命症状。
在游戏中,通过丘脑共生器的还原,玩家可以看到参与灭火的士兵们在接到命令后,即便知晓完成任务后的命运,他们仍毅然决然投身救援行动。

在爆炸后的第11天,一万名矿工被召集,他们的任务是挖出一条12米深、150米长的隧道进入反应堆下方,再挖出一个2米高,30米x30米的房间用来放置一套液态氮冷却系统。在地道高达50度的高温以及强辐射的情况下,他们无法使用任何防护装备和大型工具,却在34天的时间内用最简单的工具完成了任务。但为此也有四分之一的矿工在40岁之前吸收辐射产生的病症死去。
在游戏当中,游戏同样还原了这一点。在还原的影像中,玩家可以听得到矿工死前最后的对话,而他们提到的腿部强烈的灼烧感,正是受到辐射的一种症状。

历史上,在最后的清理工作上,苏联动员了数十万人作为“清洁者(Liquidators)”。其中,为了能用石棺把四号反应堆罩起来,屋顶上的石墨碎片必须被清除。而这些碎片里面包裹着铀棒,随便一片所散发的辐射量都足以在一小时内杀死一个人。进行清理的年轻士兵在经过重重防护后,也只能待40秒的时间,基本每个人只能铲两铲子,而他们就这样蚂蚁搬家般一点一点地完成任务。当时的屋顶的辐射值是惊人的10000到12000伦琴。
- 生存品类走进大众视野,《明日之后》怎么做到的?2019年07月23日
- 《梦幻之星OL2》联动罗森 把便利店搬进游戏2019年07月18日
- 【碧蓝海豹日常】第123期:谜之联动装甲骑兵2018年06月29日
- 《少女终末战争》x SNH48联动爆点频发 GAL手游迎来潜力新作2018年06月20日
- E3:《王国之心3》联动《加勒比海盗》 19年1月25日发售2018年06月14日
- E3:《最终幻想14》联动《怪物猎人:世界》今夏推出2018年06月13日
健康游戏忠告 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 提示:本站为防止低俗内容出现,用户发表的评论及上传游戏需本站审核后才能显示出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