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游戏频道 > 网络游戏 > 厂商新闻 > 正文返回列表页

盛大的艰难转身:逃离实业 盛大欲做投资巨头?

编辑:瑞安网 来源:新闻媒体 发表时间:2014-04-08 16:10 人气 | 查看所有评论

导语:,盛大的艰难转身:逃离实业 盛大欲做投资巨头?

    似乎最近一年多来都很少听到关于盛大的好消息了,从 32 亿出售边锋、浩方,到疯传盛大卖身阿里,再到如今盛大真的开始剥离像酷 6 这样的业务,似乎所有人都感觉到一股气息,盛大不行了。

    可问题是,我们大概依旧是用一种五年前看待盛大的眼光来审视今日的盛大,似乎盛大没有建成陈天桥想象中的娱乐帝国就是一种莫大的失败。而其实并不是每一个公司都需要,或者都会成为 BAT,成为微软、谷歌似的互联网传奇。

    “盛而不大”或许是陈天桥的无奈之举,也是他如今最现实的选择和最优选项。

    盛大欲逃离实业,剥离酷6是甩包袱的开始

    互联网是一个容易诞生奇迹的地方,但奇迹背后注定是一地的炮灰。在优酷土豆、爱奇艺 PPS、搜狐、腾讯们将网络视频业的第一集团大门渐渐关死之时,在 UGC 和购买版权之间犹豫许久的酷 6 早已成了这场视频大战的炮灰。

    如果说盛大是一家上市公司,那么酷 6 这样业务的存在还能为盛大保留一丝娱乐帝国的“市梦率”,吊起投资者胃口,但如今盛大都已然私有化退市,甩掉这个不断流血的包袱就成了必然。

    从酷 6 传媒 2013 年第三季度财报来看,其净亏损为 344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2105 万元),并且呈不断扩大之势。而单从财务投资价值来看,未来酷 6 也很难卖个高价,或者回光返照。因而以陈天桥的性格,断然没有留下它的可能,如今这样一种出售方式或许只是因为暂时没有好的买家,从而希望通过一些系列的资本游戏来套取更大利润罢了。但无论如何,结果都必然指向一点,那就是逃离实业。

    虽然这样一个消息出来之后,圈子里面一片唱衰,一片质疑,但是以陈天桥政商两界长袖善舞的功力,以及他果断甚至是心狠手辣的性格,在剥离业务这种事情上,他反而比其他公司做得更好更快,因为并不是每一个公司都能有壮士断腕的魄力。

    壮士断腕、剥离非核心业务一直以来都被当做巨头们穷途末路时的保命甚至逆袭之举,而对已然决心逃离实业的盛大来说,其实早就没有什么核心业务可以保留了,只要价钱合适就可以出手。当初边锋、浩方还能够为盛大输送血液时,陈天桥就以32亿的高价割爱,如今盛大文学、盛大游戏都有可能成为继酷6之后下一个牺牲品。剥离酷6只能算是一个小高潮,出售网络文学和网游业务或许才是盛大未来更重磅的新闻。

    而盛大文学在 IPO 失败之后,侯小强的离开基本上意味着盛大文学已经放弃了独立 IPO,盛大内部也开始为其寻找买主。只是对盛大文学来说,愿意出高价的好买主已然不多。此前百度 1.9 亿收购纵横,某种意义上也拉低了盛大文学的估值,腾讯做大创世中文网更是让盛大文学“压力山大”,因而强撑着等上市意义已然不大。当初 6 亿、8 亿美金的估值怕是也很难拿到。加之本身网络文学的盈利水平既有限,留在手上倒不如趁着起点还占着网文头把交椅的时候卖掉。

    至于游戏业务,虽然是盛大一直以来的现金奶牛,但是早早跌出第一阵营的盛大游戏去年业绩惨淡,净营收人民币 43.447 亿元(7.126 亿美元),同比反而下降了 7.9%。其中四季度手游业务手机游戏收入仅为 1.21 亿,相比三季度都出现了下滑,靠手游重回第一集团已然不现实。因而哪怕是从账面上来看,盛大游戏都不是一块非留不可的资产。

    盛大最初的问题在于其过于希望在一个领域内构筑壁垒,打造帝国了,因而它将精力用在了很多它并不擅长的地方,比如说金融支付,比如说硬件。正如同当初联众没有能通过游戏平台将用户迁移到自己的 GICQ 上一样,盛大也同样高估了网游的聚合力,用户玩过游戏之后,拍拍屁股就走了,很难被导向小说或视频,就更不必说 Bambook、盛付通这样的产品了,所谓的娱乐帝国其实不过是各自为战的一盘散沙。

    而在有了这样的失败经验之后,或许陈天桥比任何人都明白,盲目地追求“盛大”并不是一个好事情,大并非盛的必要前提,化整为零反而更意味着机会的增加。

    化整为零,盛大发力地产业务,要做早期项目的孵化+创投?

     

    如果说盛大此前一门心思打造娱乐帝国是将鸡蛋放在了一个篮子里面,那盛大如今的则是尽可能地将鸡蛋放在更多的篮子里面,倘若哪一个孵出来的是金公鸡,那便功德圆满了。

    从此前盛大的一些动作来看,地产、风投、资本运作或许会成为盛大未来的主要方向,而顶着互联网公司大帽的盛大或许也真的能够用它的互联网思维来颠覆原有的商业模式。

    先说地产,去年 9 月初,盛大推出了名为“盛大天地”的文化地产项目,总投资 100 亿,一期约为 20 亿,项目总面积 70 万平米。虽然是地产项目,但盛大方面却宣称自己不是“销售—回笼资金—再开发”这种模式的简单复制,而是以运营管理物业和投资创新公司为赢利点。此外,盛大在地产营销上也继承了其在游戏推广上的高水平,趁去年年末比特币大火之时,盛大地产顺势第一个站出来接受比特币付款,这一招赚足了眼球,吸引了大量媒体关注。

    而关于盛大地产的传闻从其创立之初就频频见诸报端,此前一直有消息称盛大将游戏业务的 8 亿美金回购款都用于盛大地产。3 月就又传出了盛大有意入股申达股份,奔着土地储备而去。虽然都还只是传闻,但足以从侧面看出盛大对地产业务还是寄予厚望。

    原因很简单,地产不仅更容易回本,而且在如今上海地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至少不会像互联网业务那样存在鸡飞蛋打的可能。

    但盛大此前并非没有相关经历。早在 2009 年 6 月,盛大天地收购旅游公司“浙江绿客”,获得 6 个国家 4A 级风景区的运营权。随后,陈天桥在浙江黄岩石窟开始建设《传奇世界》主题公园。但很快,陈天桥便失去了兴趣,初期投入的 1000 万也打了水漂,而那时的盛大还在做他的网络迪斯尼之梦,就如同如今的投资梦一般,只不过如今的盛大早已没有了当初的退路和从容不迫。

    值得一提的是,盛大所发力的地产项目更像是一个孵化器、创业园,甚至提供云计算、大数据等资源支持,如此大的力度正因为其连接着盛大未来另一个立足点——投资。对于擅长做天使轮和初期投资的陈天桥来说,其独到的眼光和嗅觉或许将决定盛大未来成功与否。此前盛大内部就有盛大资本、18基金、盛大文学多个投资主体,此外还有JOY基金、黑马基金等,盛大投资或被传入股的项目超过150个,总额超过10亿美金。著名的有安智市场、芭乐传媒、格瓦拉、喷嚏、钱先生等,而往更远一点看,正是陈天桥当年慧眼识珠,收编起点团队,才逐渐有了如今的盛大文学。

    而对浩方的投资更是让盛大赚得锅满盆满,浩方在 2004 年 9 月同意接受盛大投资并获取 17.86% 的股份。2005 年 5 月,盛大将剩余的 82.14% 股权收入囊中,分两步完成收购的浩方,共耗用盛大 5600 万美元,约合 4.63 亿元人民币。可盛大将其与边锋打包出售给浙报传媒的价格却高达 32 亿。

    相比其他互联网公司,盛大很少投资已经进入成熟期的公司,少有的案例比如酷 6,最终也是以失败告终。或许这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盛大所投资的公司也多在孵化期,虽然已经在某一个领域小有成就,但是还没做到广为人知,因而盛大投资的威名也没能远扬。

    但是,先收购,然后培育,最后回炉包装,实现资产增值的优化,再找一个好概念高价卖出,这一直都是陈天桥最擅长的游戏之一。这一次借钱出售酷 6,很可能也是对酷 6 的一次包装和重构股权,为的便是卖出一个好价钱。因而,倘若盛大顺着风投的思路进一步去做资本运作,凭着桥哥的本事,或许也一样可以杀出一个春天。

    小结

    虽然网络迪斯尼之梦早已破碎,但盛大依然是一家值得人们佩服的公司。因为当初盛大当时的很多创意和思路,正是如今互联网最大的热点之一,比如说智能电视(机顶盒)、可穿戴设备等等。

    只是当时的盛大像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骑士般冲了上去,却忘记了自己的速度早已将其所处的时代远远抛在身后,双脚离开了地面,又被现实狠狠地拽了回来,摔得头破血流。

    而不甘失败的陈天桥似乎已经舐干了伤口,找到了新的方向,用互联网的方式做一个复星一样的投资巨头。或许这样一种剥离了实体资产的轻资产模式,也更接近于互联网商业的本质。

    在这样一场互联网大潮中,有的公司像 BAT 一样选择了从线上走向线下,那就必然会有公司选择从战场走向幕后,盛大便是如此。正如道家的传统哲学一般,这样一种盛而不大,或许要比包罗万象更难做到,同样也蕴藏着更大的价值和能量。

来源:36氪 作者:流光逐云


健康游戏忠告 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 提示:本站为防止低俗内容出现,用户发表的评论及上传游戏需本站审核后才能显示出来,谢谢